赵婉清恭敬地退下,走出慈宁宫时,夜风拂面,吹得她衣袂翻飞。她站在宫门前,望着远方的夜色,心中思绪万千。
太后果然已经开始布局了。
但她也清楚,自己这一方,也不能再有任何迟疑。
回到侯府后,赵婉清立刻召集楚轩与林泽,在密室中商议对策。
“太后已经决定利用我来转移敌人的注意力。”赵婉清沉声道,“她会让外界误以为我对新政仍持支持态度,甚至提出更激进的改革方案,而她本人则会表现出对新政的不满,意图召回旧贵族。”
楚轩皱眉:“这样一来,你的处境将更加危险。”
赵婉清淡然一笑:“正因为如此,我才必须表现得足够坚定,让他们无法怀疑我的立场。”
林泽低声道:“属下在李承安府邸已取得初步信任,接下来会继续搜集他们的情报,尤其是关于陈怀远的动向。”
赵婉清点头:“很好。我们需要尽快确认陈怀远是否真的已经投靠谢家。若是真的,就必须在他做出更大动作之前将其控制。”
楚轩沉声道:“属下已经在禁军内部布下眼线,明日便可回报最新进展。”
赵婉清目光坚定:“无论如何,我们必须赶在太后之前掌握局势,否则一旦她动手,我们便彻底失去主动权。”
众人皆神情肃然,齐声应道:“属下遵命。”
翌日清晨,朝堂之上,气氛微妙。
赵婉清身着官袍,神情淡然地步入大殿,目光扫过众人,落在李承安身上。
后者正与王敬之低声交谈,见她进来,嘴角勾起一抹冷笑。
赵婉清不动声色地走到自己的位置坐下,等待皇帝上朝。
不久,皇帝驾临,朝会正式开始。
“诸卿可有事启奏?”皇帝声音威严。
赵婉清上前一步,躬身道:“陛下,臣有一策,愿为新政添砖加瓦。”
皇帝微微颔首:“讲。”
赵婉清朗声道:“新政推行至今,虽初见成效,但仍有不少地方官员阳奉阴违,致使百姓怨声载道。臣以为,应设立监察司,专门负责监督新政执行情况,并对不作为或阻挠新政的官员进行弹劾。”
此言一出,满朝哗然。
李承安与王敬之对视一眼,皆露出惊讶之色。
赵婉清继续道:“此外,臣还建议,凡新政涉及之地,皆由朝廷直接派遣钦差巡视,确保政策落实到位。”
皇帝沉吟片刻,缓缓点头:“此议可行。朕准你设立监察司,并任命你为总督大臣。”
赵婉清恭敬应下:“臣遵旨。”
朝会结束后,赵婉清走出大殿,楚轩已在门外等候。
“你今日的表现,太过锋芒毕露。”楚轩低声提醒。
赵婉清淡然一笑:“就是要让他们觉得我仍在坚持新政,甚至愿意为此付出代价。只有这样,他们才会真正放松警惕。”